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营收稳健增长航空防务装备龙头企业
时间: 2024-05-25 | 发布人:行业动态

  8月29日,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据公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8.12亿元,同比增长23.39%;归母净利润11.19亿,同比增长20.74%。

  大型现代化飞机制造企业,业务实现稳健增长公司是集科研、生产、试验、试飞、维修与服务保障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飞机制造企业,是我国航空防务装备的主要研制基地,在航空防务装备领域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和领先的行业地位。

  2022年上半年,公司坚决贯彻航空工业新时代发展的策略,优化运营效能、纵深推动“三个沈飞”建设,深化创新变革、统筹推动“五个迭代”升级,航空主业加速跨越发展,改革经营取得新的突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81,226.31万元,同比增长23.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872.51万元,同比增长20.7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09,655.15万元,同比增长22.97%。

  公司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科研生产工作,聚焦又好又快产品实现,拉动主价值链升级,加速全域管理迭代。深入推动计划体系建设,健全经营风险管控机制;技术体系逐渐完备迭代,关键技术探讨研究加速推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平稳,实物质量目标改善显著;财务管理加速转型,价值创造能力持续增强;人力资源管理上的水准不断提升,支撑新一代人才队伍建设;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收尾,产业体系调整稳步推进;坚定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根据公司2022年1月13日官网新闻披露,1月12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工作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在全面总结2021年工作,部署2022年重点任务的同时,表彰了2021年度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其中,航空工业沈飞领导班子荣获“航空工业优秀领导班子”称号、副总经理詹强被评为“担当作为领导干部”。

  2021年,沈飞公司领导班子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在集团公司党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干部职员奋勇担当、锐意进取,统筹提升主价值链经营管理效能。科研生产、经营指标全部实现既定目标,主要效率指标持续改善,均衡生产满足集团公司考核要求,实现航空工业经营业绩考核A级目标。成为集团公司首家通过“四合一”联合审核的主机单位。改革发展持续加力,改革三年行动取得阶段性进展,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完善。开启了法治沈飞、数字沈飞、精益沈飞建设新征程,推动经营业绩优质提升和航空主业跨越发展,开创了公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篇章。

  人才建设方面,依据公司2022年5月23日官网新闻披露,为扎实推进“精益沈飞”建设目标,航空工业沈飞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强化顶层策划,精心设计“精益沈飞”建设方案和精益管理、精益制造实施标准,打造良好精益生态,制定精益培训方案,设计精益系列课程,涵盖普及培训、专业培训、对标学习、使能培训四个方面,总计224门课程,本年度计划开展24轮培训,预计培训各类精益持证人员近200人,覆盖公司各业务域骨干人员,通过提高全员精益知识水平和精益管理能力,推动“精益沈飞”建设走深走实。

  创新增效平台方面,依据公司2022年5月30日官网新闻披露,航空工业沈飞举办2022年第二批创新工作室成立暨授牌仪式。沈飞公司持续深入贯彻中央、集团、省、市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加速人才中心及创新高地建设指示精神,统筹推进创新工作室建设,稳步落实“十四五”人才新政30条,不断激发人才活力,积极营造创新创造氛围。辽宁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王玉辉、公司党委副书记李长强及相关主管部门领导参加授牌仪式。

  授牌仪式中,对创新工作室后续工作提出两点要求:一是科学筹划、精心部署,打造“党组织全面领导、行政组织全方位支持、党工团全力协同、核心人才领衔挂帅、青年员工全身心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明确方向、全力推动,发挥四类创新工作室助推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建设作用,四类创新工作室要继续弘扬航空报国精神、罗阳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聚焦公司“三四五”发展目标,不断探索、追求先进航空技术,为又好又快产品实现与公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奠定强大的人力资源基础。

  科技研发方面,公司以客户的真实需求为牵引,积极开展基础应用研究、前沿技术探讨研究,在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复合材料应用、飞机设计技术、航空技术装备工程等领域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应用中心、钛合金加工省级实验室,拥有以“沈阳新机快速试制中心”为核心的航空防务装备产品快速试制能力,拥有多项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多次获得国家级及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防科技进步奖。

  生产制造方面,公司成立了以数字化技术为主导的制造体系,在大型结构件数控加工、仿真技术应用、复合材料加工、钣金及导管制造、飞机系统制造、多项特种工艺方面拥有领先的技术优势,实现了飞机制造的跨代发展。近年公司围绕型号研制需求,积极地推进先进的技术应用及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生产模式,深入开展零件精准制造、装配系统集成等技术探讨研究,大力推动零件制造和装配集成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在数字化智能车间、装配脉动柔性生产线、数字化与智能化关键制造技术应用取得实质进展,均衡生产水平达到新高度。

  试验试飞方面,公司构建了机载成品试验体系,拥有综合集成测试环境,具备进行成品单项装前试验、故障定位、问题处理及整机调试、试验试飞的能力,并利用数字化技术自主开发了遥测实时监控平台、近场飞行光学全自动跟踪、飞机姿态识别与动态实时测量、三维仿真着陆轨迹偏离告警、试飞数据处理、气象情报信息等系统用于专项调试试飞。

  维修与服务保障方面,企业具有丰富的航空防务装备维修经验和坚实的维修基础,涉及航空防务装备及发动机、机载部附件修理以及零备件制造等业务,实现了产业链纵向延伸,并持续构建面向航空防务装备全寿命周期的维修体系。



关注官方微信


沪ICP备09056669号-3